园艺植物栽培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。物候期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,了解和掌握园艺植物物候期,对于提高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文通过园艺植物栽培学物候期实验,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周期与规律进行探究,以期为园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。
一、实验目的与方法
1. 实验目的
(1)了解园艺植物物候期的划分标准及观测方法;
(2)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周期及其规律;
(3)探讨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对物候期的影响。
2. 实验方法
(1)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园艺植物品种,如番茄、黄瓜、草莓等;
(2)在实验基地建立观察园,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系统观测;
(3)记录园艺植物的物候期,包括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、成熟等阶段;
(4)分析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周期及其规律;
(5)探讨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对物候期的影响。
二、实验结果与分析
1. 物候期划分及观测
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,将其划分为发芽期、幼苗期、生长盛期、结果期、成熟期等阶段。通过对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观测,发现不同品种的园艺植物物候期存在差异。
2. 发育周期及规律
(1)发芽期:园艺植物种子吸水膨胀后,胚根、胚芽相继突破种皮,开始发芽。此期园艺植物对水分、温度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。
(2)幼苗期:园艺植物胚芽、胚根生长迅速,地上部分开始分化。此期园艺植物对光照、温度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。
(3)生长盛期:园艺植物地上部分迅速生长,根系逐渐扩展。此期园艺植物对水分、养分、光照等环境条件需求较高。
(4)结果期:园艺植物开始开花、结果。此期园艺植物对养分、水分、光照等环境条件需求较高。
(5)成熟期:园艺植物果实逐渐成熟,可收获。此期园艺植物对水分、养分等环境条件需求较低。
3. 影响物候期的因素
园艺植物物候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品种、环境、栽培技术等。其中,栽培技术对物候期的影响较大。
(1)品种:不同品种的园艺植物物候期存在差异,如早熟、中熟、晚熟品种。
(2)环境:温度、光照、水分等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物候期影响较大。例如,低温、阴雨天气可延长园艺植物物候期。
(3)栽培技术:合理的栽培技术可促进园艺植物生长发育,缩短物候期。如合理施肥、浇水、防治病虫害等。
园艺植物栽培学物候期实验结果表明,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。了解园艺植物物候期,有利于提高园艺生产效率。在园艺生产中,应根据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特点,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,以缩短物候期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参考文献:
[1] 张晓红,李晓亮,赵芳. 园艺植物物候期观测及研究[J]. 中国农业科技,2015,(6):78-80.
[2] 王芳,刘慧,陈丽丽.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对物候期的影响研究[J]. 农业科技通讯,2018,(12):53-55.